作品全图
《土尔扈特万里东归画卷》是以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东归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美术作品,作者为中国民族博物馆一级美术师翟跃飞先生。
局部图1
问:您创作《土尔扈特万里东归画卷》的初衷是什么?
答:《土尔扈特万里东归画卷》是为配合“东归·西迁”展览创作的,这就是它的创作缘起。该展览是中国民族博物馆策划的。
局部图2
18世纪中叶,不甘沙俄奴役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不畏前行苦寒,不惧后有追兵,向东,万里跋涉,艰苦卓绝,以牺牲近一半的悲壮代价回到了太阳升起的地方,回到了祖国。
这一历史事件在参与筹展初始便深深地感动着我,也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我决定以一幅画作来更形象、更直观地表现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历史壮举,尤其是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这份力量显示中华各民族长期形成的内在的凝聚力是任何外在力量都不能切断的。所以,《土尔扈特万里东归画卷》虽然缘起于“东归·西迁”展,但它并不受限于专题展览,更是一幅独立的作品,是我历时近一年,倾尽心力完成的。
局部图3
问:您是怎样把握如此宏大叙事场面的?
答:绘画作品一般定格在某个瞬间或某个场景,但像土尔扈特东归这样史诗般的历史事件,那样的表现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采取特殊的长卷构图,用散点透视的手法,全景式的,以土尔扈特人出发、行进、到达这样分段又连续的形式,自然衔接起整个过程的战斗、突围、生离死别、艰苦跋涉、抵达,因此所带来的壮烈、悲伤、希望、喜悦等情感也随之贯流在整个画面上。
局部图4
问:画面效果历史感很强,您在处理上采用了哪些的手法?
答:对于这么重大的历史题材,我首先想到的是历史定位。经过再三考虑,我认为用单色来表现更能体现这幅作品的历史感,犹如黑白纪录片的表现力。当然,我用的是传统的线描,再一层层分染、一遍遍罩染,以达到恢弘的画面效果。
局部图5
问:这幅作品是否是《锡伯族西迁画卷》的姊妹篇?
答:此幅作品可以称得上是《锡伯族西迁画卷》的姊妹篇。因为这两起事件有一致性,都发生在18世纪中叶,清乾隆时期,时间相当;更为一致的是,土尔扈特人和锡伯族,前者东归,后者西迁,奔行万里,朝向的都是同一个地理方位,伊犁,土尔扈特人是回到故里,锡伯族是来建设自己的新家园,都有守望家园和戍边的责任在肩,是为国效力,保卫和平,意义重大。
所以,对这两幅作品,我设定了相同的尺幅--长卷,长十米,只有这样的长度才能充分展现东归、西迁所具有的厚重的历史叙事和众多的人物。东归画卷人物数和西迁画卷相似,多达一百二三十位。同样,东归万里图在手法上,也采用了勾线、分染和单色罩染,这使得作品的主题性、历史感更加突出、有张力。
局部图6
问:画面为何没有直接表现沙俄军追杀的情景?
答:为了画面的整体性,一开始构思,就是把敌人设定在画面外的,画面上也不出现战死者,被敌人追杀围堵和人员牺牲的场景,以及路途的艰险,都由画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比如战士的英武和拉弓射箭、挥动刀剑,全然在激战中;再比如妇孺老幼的悲愤、惊惧、哭喊、牛车的蹒跚、马儿的困顿,无一不在展现生与死、血与火;又比如霞光映照下,祖国就在眼前,人们的喜悦,是欢笑,是如释重负,是轻快的奔跑,是掬一捧故乡的土,是亲吻脚下的土地等等。
另外,在服饰的处理上,也有意不在破衣烂衫上做文章,只点到为止,东归的人们,是朝着他们心心念念的祖国而来的,精神的昂扬是我着重要表达的,如果狼狈不堪的话,那就成流民图了。
局部图7
问:您在为时一年的创作中有什么感受或者体会?
答:可以说,在决定画东归万里画卷时,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置身在土尔扈特人东归的队伍里,和他们一起感受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的渴望,回归路途的艰苦卓绝,回来后的喜悦。
局部图8
我特别将起稿的时间定在1月17日,那是史载土尔扈特人启程回归的日子,时隔250年,2021年初,我与他们相逢在时空里。随着创作的展开、递进,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我每天与东归的几万人在一起,不但在创作中,就是搁笔休息时,现场感也丝毫不减,能听见厮杀声、怒吼声,也能听到惊恐、悲惨的哭喊,还有马的嘶鸣、驼铃叮当;能看见战士面对强敌的英姿、母亲失去孩子的哀容、老人孩子饥寒交迫时的不屈表情、领导层的坚定眼神,还有那漫漫归途的风雪……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心怀希望,终于,终于,回到了祖国,那太阳升起的地方!
翟跃飞,1962年生,山西原平人,1983年至1998年在西藏生活工作十五年,现为中国民族博物馆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